前言:每個家長都是很側重孩子的智力開發的這個問題,但是試問家長朋友們您知道怎樣的方式對于孩子來說效果最好的。這才是開發孩子智力最重要的部分,希望家長們找好側重點。 誤區1:忽視兒童生理成熟度 兒童的身心發展是有先后次序的,早期教育必須在適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礎上進行適時的訓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過早和過晚都會造成對孩子的傷害, 所以,即便科學家提供良好的條件,也不能使他們趕上最普通的孩子的智力水平。而過早的開發孩子的某種智能,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造成對孩子的傷害。對此,家長朋友應該了解一下孩子敏感期的知識。 誤區2:“學習”狹隘化 談到學習,許多人就想到學校里坐在課堂上聽課,以及那些繁多的定理和常識。都是需要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 ∫蛐瓒笾^之學,我們需要的某種知識和技能我們現在還沒有,我們去追求它,這就是學習。人們在生活中用到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識是課堂之外學到的,比如交往的常識,心理調節能力,如何應變以及各種各樣的社會經驗和潛規則等?! ≌n堂上的學習僅僅是學習的一種,并且不是最重要的一種,課堂上的學習可以讓我們得到高分,可以讓我們進入名牌大學,可以讓我們在進入人才市場的時候有一張鍍金的入場券,然而,它僅僅是入場券,究竟如何打開局面靠的是我們在課堂之外練就的本領和走出學校之后學到的知識?! ≌f這么多,是想告訴家長們不要狹隘地理解學習,以便不狹隘地要求孩子。對于幼兒來講,他們是通過游戲和生活學習的,他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在學習,他們參與的每一個游戲或者活動都是學習;對于幼兒來講,他們廣泛的好奇心和興趣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幼兒借此增長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廣泛地探索和興致勃勃的狀態對于幼兒來講是無比重要的,前者讓孩子不斷發現自己的天賦,后者讓孩子達到內心的和諧和心理的自我建構。誤區3:重結果輕過程 其一,快樂比結果更重要。 孩子從過程中獲得的感受以及建立的相應態度,比孩子所學的具體的結果更重要。孩子沒學多少東西,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喜歡學習、喜歡知識,這種態度比什么都重要?! ∫恍┕暮軓姷母改?,總是期望孩子很早就學有所成,可謂去本求末。其實孩子多背幾首唐詩,多識幾個漢字,這一丁點優勢很快就會消失,長遠來講對孩子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好處,假如孩子因為父母刻意的、功利的要求而對學習產生抵觸感,就更因小失大了。 其二,孩子從過程中得到的鍛煉比結果更重要。 對于嬰兒來言,看到比看懂重要,早教知識聽到比聽懂重要,感官知覺是智力的先導,即便孩子不能理解,或者說記住的東西很快忘記了(比如背唐詩),背過本身是重要的,這個過程已經會對孩子智能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傊?,我們并不反對智能開發,更不反對孩子博學多才,但是,我們要以孩子內心的和諧為前提。對于幼兒,我們不應該有特別刻意的學習目標和計劃,而是要對孩子自然的興趣和自發的表現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關注。當我們不去刻意追求的時候,結果往往是意外的收獲。孩子的智力固然對于孩子的未來很重要,但是也希望家長們可以從中找到相應重點,才能更好的讓孩子體驗到智力開發對于孩子的樂趣。并且是孩子慢慢的喜歡上這樣的方式。